消基會昨天舉辦「2014台灣歐盟消保團體公益交流論壇」,近日紛擾的食安問題引發關注,與會的歐洲消費者聯盟副主席Gerjan Huis in’t Veld指出,台灣媒體對食安問題報導多,「很好」,要避免食安事件,政府官員要扮演好角色,才能提供消費者有效的示警系統。他也舉例,10年前荷蘭檢察官發現歐洲有油品食安事件,問題來自產地印尼的農夫把柴油跟棕櫚油混在一起,但食安很難用法規全面規範,因為牽涉太多利益問題。他建議,政府要多跟專家及各方訊息交流,一獲得訊息就要主動展開調查處理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衛福部長邱文達日前表示,食安事件多是因為媒體愛報,引發各界議論。國際消費者聯盟資深顧問Robin Simpson昨表示,食安事件不只台灣,媒體報導很多是很好的事;他舉例,當初英國爆發狂牛症,民眾原本不知此疾病,也不清楚會傳染給人,對英國政府而言是很大挑戰,因報導讓更多人了解事件,以利處理。



2C3518E1151318A8
arrow
arrow

    Eratm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